塔 The tower

文章作者:建筑大王

那个曾经让建筑大王帮忙设计自宅的,30岁出头的只想搞艺术不想搞设计的有志青年蔡凯,后来,成立了自己的新媒体(艺术?设计?)工作室,叫协作派对。2016年初春,协作派对和快要30岁的建筑大王一起,做了武汉的一座灯塔。协作派对搞灯,建筑大王搞塔。

为什么是塔?

从协作派对那里,我们得知:武汉新世界百货要在自己的前广场做一个为期小半年的集市;集市里面供人买东西、做活动的那些小房子和房子的分布会由一个武汉的建筑师团队完成;协作派对的任务是在集市的中央广场创造一个标志性的、具有视觉冲击力的、有趣的东西。
蔡凯说找我们是希望我们可以在场所、空间和人的行为、形体、构造和节点等方面提供专业知识,跟他们新媒体团队配合,在有限的预算下面做出最好的效果。嗯,就是白天、晚上都要很酷。


答应了一起搞之后一会,我们就收到了图纸和说明,并被告知大概两天后要交概念方案。

嗯,两天。

中国速度果然了得,于是我们紧紧张张的开始琢磨方案,心想万一想不出来怎么办呐(这当然是 yoko 想的)。

广场周围的房子,准确的讲是集市所有的房子,都是一层的。很多单体都具有无论平面还是剖面方向的锐角设计,近看的话视觉效果很强烈,但整一个看过去,仍然保持了那种村落般的水平感。

蔡凯说:

「我感觉要搞一个塔!」

「好!」

这个时刻之后,这个项目就叫「塔」(举例:那个塔的图你给画一画呗,昨天跟塔的甲方开会成果如何?),我们和协作派对的微信群也叫「塔」。整个团队都生出了这样一种感觉——这个事情,不搞塔是说不过去的。

什么塔?

对协作派对而言,是一个「灯塔」。人远远的就能看到它,有点好奇,自然的走过去,在它旁边停下,同时发现其他人也在这样做。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塔周围。

像是登山者寻着光亮向山小屋走去
又或是太阳吸引着其他行星
传统的篝火舞蹈
似乎连凑在一起看手机屏幕也算

协作派对还说了,人跟灯互动只是一个引子,是为了触发人跟人之间的,甚至一拨人跟另一拨人之间的社交行为。

 

在控制台 A 玩,可以控制塔这样变
在控制台 B 玩,可以控制塔那样变
要是所有的控制台都有人,就可以把塔玩到飞起来

激动人心的新媒体部分到此为止,接下来是勤劳勇敢(无聊)的建筑部分。

这,是一个要用两次的塔(瞬间拉回现实)

因为集市计划要在两个新世界商场前面实施,一个是4到6月,然后再移去另一个,所以甲方一开始就强调这个东西得方便拆卸、运输和重组。于是,我们想用小单元来组成一个大家伙。

集市的主题之一是绿色环保。作为集市之中最引人关注和标志性的物件,塔是不是也应该承载这样的良愿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于是,我们开始思考活动结束之后塔将何去何从,即使还没有人知道活动进行中塔将如何夺人眼球。

很简单的问题:如果它是一个好塔,丢掉岂不可惜?

想想看,拆开由单元组成的塔,我们就得到了一堆一样的单元,你跟我,他跟她,可以变着法子连。那为什么不把大塔拆成中塔、小塔、小小塔、甚至不再是塔,让它们去别的场所继续发挥作用呢?

丢一个单元到卧室里当床头灯用怎么样?

或者,把十来个单元重新整整,装点公园一角?

嗯,看来不仅塔要美,单元本身也要美,单独放着也要撑得住场面。连接方式也要下点功夫,不仅专业人员能高效施工,最好你我也能加个开关或者把一个拆成俩之类的。

既然集市的房子都是三角形的,那塔也用三角形吧,这样大家就是一伙啦。而且三角形受力好,视觉冲击力强。即使把很多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放在一起,也很难产生重复和机械的感觉。换句话说,想要步移景异,用三角形就对了。我们选用了边长为6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。

那它们有多高呢?为方便回收,我们选用三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的高度作为单元的高度,分别是40厘米(椅子)、80厘米(坐着使用的桌子)、1米2(站着使用的桌子)。你看,居然可以用回收使用时的尺寸要求来确定初次使用时的尺寸。

基于以上种种,我们建了一个草(稿)模(型)。协作派对看了很喜欢,于是马上基于这个形体梳理了灯光和交互的初步想法,做了几张(宇宙酷炫)渲染图,再把所有东西制作成(美丽的)文本发给甲方。结果,甲方也很喜欢。

协作派对,不但实际做的漂亮,渲染也做的漂亮

接下来,就是漫长而琐细的让设计漂亮「落地」的过程

落地

在结构部分,大家一来二去的纠缠了很久。

所谓塔,对高度是有要求的。要高。

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,我们把高度定为九到十米,三层楼的样子。搞建筑,一个小公寓就有六七层吧,所以我们没觉得有什么。但对蔡凯来讲这个高度不算小,他会抓住所有机会提醒我们评估结构强度,说法也是多种多样,比如「小心不稳」、「高层边上,风大,要考虑啊」、「这个龙骨…好细…会不会…」、「中间,看不见的地方,要不要来个核心筒,最好是混凝土的」等等。

我们也不依不挠的跟他细细说明。除了「三角形啊,很稳的」这种人尽皆知的,还有「我们这个塔下大上小的,很稳的,你去看那些高层建筑,很多都是这样的」,以及「即使龙骨截面只有30mm,即使是木的,但你看看这密度,而且它们相互有拉结,很强的」,说这个的时候什么拧成一股绳、一把筷子弄不断这种老梗都纷纷使出来了。

「要不 40mm 吧?」

「30 吧。」

「30 会不会不稳?」

「不会吧。」

「真的吗?」

「那就 40 吧。」

「那还是 30 吧。」

(结构仔在一边冷笑中…)

一些不安被消除了,另一些则继续骚扰着蔡凯,比如害怕抓地力不够导致的整个倾覆。

于是,我们设计了一个水平放大出去好多的底座。人可以在边缘舒服的坐下,乐队可以在中间演出,小孩绕着塔疯跑也 OK,甚至可以搞婴儿爬跑比赛。另外,通过把一部分广场成了塔的,底座似乎还扩大了塔的影响力。本来只是优化受力,没想到一并还丰富了功能、强化了视觉。这下,大家都更满意了。

 

构造和细部也没少操心。

塔的表皮构造完全是协作派对辛苦实验出来的,去跑建材市场,做模型测试,再跑建材市场,再做模型测试,再跑… 然后用微信小视频发给我们讨论

我们都认为灯应该是均匀晕开,而不是颗粒状的效果,但在表皮的处理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。

协作派对喜欢镜面膜,我们不喜欢镜面膜,觉得太酷了;我们喜欢阳光板,协作派对不喜欢阳光板,觉得不够酷。

所以最后,我们是混在一起用的。协作派对发过来最终测试效果的时候我们被震撼到了,这是一种没有见过的材料,又镜面又不镜面,又透明又不透明,又酷又不酷。白天和晚上,没亮灯和亮灯的时候看起来完全不一样。

层次定下来之后,每一层要多厚呢?我们本来打算用2厘米的阳光板,后来从供应商那里拿到单价,再一算,发现预算超了,于是只能伤心的用1厘米的。风吹雨淋个把月,板子会变成波浪状,还是平行四边形,谁也说不准。但这不妨碍我们留缝,有变形空间,总归会好一些。

另外,施工时间紧,没人会像绣花一样的把两块板子从上到下一寸不落的拼紧凑。不留一个距离跟师傅说明白了,到时候肯定宽宽窄窄有缝的没缝的全出来了。

不过,真正让协作派对抓狂的,是构件跟构件之间的空隙。而那些空隙,是我们故意留的。

造价限制着用材品质和施工水准。因此,在材料和工艺无法保证材料接缝工整、利落的情况下(通常都不能保证),千万不要让材料跟材料直接撞上。师傅一个没给你对齐(赶工呐)或者日后板子变形(没钱买厚的啊),就惨了。如果不管实际情况,设计出更高预算才能满足的细部,下场大概就是强忍悲痛指着狼藉的成品跟人解释「这里板子用薄了,那里施工不过关,本来不是这样的…」

缝留了,图画了,协作派对一看,说不喜欢缝。我们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,他们表示同意,但仍然觉得缝太大,怕 LED 灯带、龙骨、连接件等一干本不应被人看见的东西被看见。我们只想着白天的情况(可怕的惯性),拍胸脯保证这个空隙很小,人是看不见后面的。结果他们做了个 1:1 的模型,一举击穿「看不见后面」的谣言。

谣言粉碎机

问题出在晚上——空隙背后的LED 灯带一亮,白天藏在影子里的东西齐刷刷的飞出来。协作派对在有环境光和全黑两种情况下,打开 LED,然后围着模型走了一圈,边走边拍。从传过来的视频中,我们清楚的看到当视线和空隙的角度在特定的区间内,灯带是一定会被看到的。

出来了,出来了,又出来了!(视频截图)

我们接着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——进水。武汉的春雨是何等猛烈,感觉灯带还来不及跑出来给人看到就已经先遇水走火了。

空隙,空隙,既能载舟,也能覆舟。

在处理视线穿透和进水的过程中,一系列的细部设计排队到来,什么「小翅膀」、防雨侧板、铝塑板盖顶。可以这样总结,构造思路带来了空隙,空隙又推动了后面的细部设计。

除了遮挡后面,小翅膀还能亮起来,它会反射里面的LED灯带,并随之变化,无论白天晚上,小翅膀的出现都让塔更有细节、更精致。

除了遮挡后面,小翅膀还能亮起来,它会反射里面的 LED 灯带,并随之变化。无论白天晚上,小翅膀的出现都让塔更有细节、更精致。

但我们并没有把所有会进水的地方都封上。从下图可以清晰的看到,蓝色的顶跟黄色的板之间有空隙。首先,这里进水不影响灯带,灯带在「灯箱」里干爽着呢。其次,我们猜想如果水滴留在阳光板上,就可以像放大镜一样强化灯光效果。结果居然是真的。

灯塔第二层
你看大家都放心的站在上面呢

进入施工,问题更是层出不穷,像是连降大雨啦、师傅返工不开心啦、有积水的底座打滑啦。多亏协作派对死盯现场,及时沟通,折腾了三周有余,终得一塔。

灯光与互动的部分,我们就等协作派对的文章吧!我们反正是没去现场就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了!

最后是成果的视频,我们没能去现场看真是太可惜了。在中国的你们没能去现场看更可惜 : )

这个项目还没有结束,目前塔已经被拆解,进入了回收的阶段,它将变成一堆家具、花盆、灯,进入武汉的各个角落。我们会在未来的文章里再接着发布。